网亿档案数字化公司
网亿档案数字化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档案数字化服务的公司,其主要业务是将传统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并提供数字化档案管理、存储和检索服务。以下是对该公司的详细分析:
一、公司概况
网亿档案数字化公司并非一个统一的企业实体,而是可能指代多家不同名称但业务相似的公司。例如,广东网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网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网亿(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可能在档案数字化领域提供服务。由于无法直接获取“网亿档案数字化公司”这一具体名称的详细官方信息,以下分析将基于档案数字化行业的普遍特点和上述提到的相关公司信息。
二、业务范围
1. 档案数字化服务:包括档案数字化扫描前的档案处理、扫描、图像处理、图像质检等流程,最终将纸质档案转化为可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浏览和存储的电子图像。
2. 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服务:提供专门的档案管理系统,用于上传、编辑、查看、调阅、借阅已完成数字化的电子档案图片,实现档案的便捷管理和高效利用。
三、技术实力
网亿档案数字化公司(或类似名称的公司)通常拥有专业的团队和先进的设备,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档案,包括纸质档案、照片、录音带、胶片等。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效率。
四、市场定位与合作
1. 市场定位:专注于服务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馆,提供各类型档案的整理服务和数字化服务,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管理。
2. 合作案例:虽然无法直接确认网亿档案数字化公司的具体合作案例,但根据行业惯例,这类公司通常会与多个政府机构、大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
五、注意事项
1. 公司选择:由于存在多家名称相似但业务独立的公司,建议在选择网亿档案数字化服务时,务必明确具体公司名称和服务内容,以免发生混淆。
2. 服务质量:不同公司的服务质量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在选择时充分考虑公司的专业资质、过往案例、客户评价等因素。
3. 数据安全:档案数字化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因此在选择服务提供商时,务必关注其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和合规性。
综上所述,网亿档案数字化公司(或类似名称的公司)在档案数字化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市场竞争力,但具体选择时还需根据实际需求和公司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大名鼎鼎的“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
在探索互联网的奇妙世界时,你是否曾遭遇过某个网站消失的遗憾?别担心,有一种宝藏般的资源,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正静静地守护着互联网的历史记忆。
作为全球领先的非营利数字图书馆,互联网档案馆的使命是构建一个永久的数字宝藏,让后代能够追溯和研究全球互联网的文化遗产。自1996年起,它就像一本永不落页的在线百科全书,记录下互联网的足迹,包括7350亿个网页,4100万册数字化书籍,1470万录音,840万视频,以及440万张珍贵图像,甚至还有890,000个软件程序。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你可以通过时光机功能,像翻阅旧照片一样,回到过去,查看某个网页在特定日期的风貌。
无论是研究历史变迁,还是追踪科技发展,互联网档案馆都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库。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网页快照,还有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如音频、视频和图像,以及数百万份数字化的书籍、音乐和电影。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这里是一片知识的海洋,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跨时空对比研究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互联网档案馆的内容对所有人都是免费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无门槛地探索这个巨大的知识宝库。让我们一起浏览一下知乎的历史档案馆,它记录了从2011年到2018年,互联网档案馆每日辛勤工作的足迹,见证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虽然这些展示并未涵盖所有年份,但互联网档案馆的收藏工作从未间断,每一天都在为未来的历史学家和好奇者增添新的一页。在这里,每一点积累都充满了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珍视。
探索互联网档案馆,就像打开一个时间机器,连接过去与现在,发现历史的宝藏。别忘了,每当你在享受这个免费资源时,都是在参与到人类知识传承的伟大事业中。
互联网档案馆,等待着你的发现,让我们一起在数字的海洋中航行,留下时间的印记。
档案数字化需要用到哪些软件?
档案数字化用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管理电子文档,可以了解下会博通档案管理系统:
会博通是一个综合性的文件档案知识管理系统:
一、整体特色
1、界面:界面友好,类似于访问网站,模块区分明显,操作比较简单与直观。
2、功能:满足用户对多全宗和各类型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并能涵盖未来对单位内部各类型知识内容管理的需要。既可实现档案知识化,也可以涵盖其他知识内容的管理。如证照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等管理模块、以及提供专业图片与音视频(支持流媒体播放)管理功能的多媒体资源管理模块。
3、方便性:PC、手机可多端应用,功能简便,可与钉钉、单位微信、云之家等平台无缝对接,实现档案归档、查询、借用及相关消息提醒功能。查询人员可直接通过集成了权限与借还管理功能的搜索平台,按权限查阅档案文件,查阅时提供的是无本地缓存,并带有屏幕防扩散水印的阅读机制。无权限的用户可以在线申请借阅,系统统一记录痕迹。
4、开放性:提供标准接口可无缝对接其他系统(如OA、ERP等),如单点登录、组织架构同步、USBKey用户认证登录等可供选择。并能直接与钉钉、单位微信、云之家等对接。
5、安全性:1)精细化权限管理功能: 支持对基础及应用模块的权限管理;可对具体文件授权,提供超过30项权限项目;支持与密级交叉授权;支持区分阅读条目及内容权限;支持区分自己创建及他人创建的权限;支持系统管理员、业务管理员、审计员的三权分立管理机制。
2)全面满足等保2.0要求,传输加密、强密码/绑定设备/错密锁定/MD5等登录审计机制,提供可实时监控系统监控平台。
3)账户密码、文件传输加密,支持SSL数字证书。
4)支持全局通用水印、类型水印和流程后续水印等多种防扩散水印,涵盖移动端;
5)文档MD5加密存储,无本地缓存预览多种常用格式文件,带有防扩散屏幕水印;
6)详细的操作日志,明晰记录各种关键操作,并提供查询和统计分析。
6、易用性:功能应用以面向用户服务为导向进行系统交互设计,不同用户角色对应的用户界面具有针对性,上手快,体验好,学习成本较低,可符合用户日常工作习惯。
河北省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
惠达卫浴主营车型
一、 企业简介 惠达卫浴股份始建于1982年,生产销售卫生陶瓷、智能卫浴、浴缸/淋浴房、整体卫浴、五金洁具、浴室柜、瓷砖、水箱配件等卫浴全系列产品。
惠达卫浴a股主板成功上市
现有员工8000余人,拥有10条卫生陶瓷生产线,年产卫生陶瓷1000余万件,国内拥有两大核心自有品牌“惠达”品牌和“杜菲尼”品牌,拥有品牌门店2831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同时在国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惠达自主品牌运营。2017年4月5日,惠达卫浴A股主板成功上市,截止2019年底总资产4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纳税亿元,出口销售额亿元。 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净利润亿元,纳税亿元,出口销售额亿元。 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装配式建筑基地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荣获河北省政府质量奖、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北省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多项荣誉,“惠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20年经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价,品牌价值达亿元,连续17年领跑行业。 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695人的研发团队,持有有效专利395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34项,并自主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化、自动化,集产品试验、生产为一体的卫生陶瓷样板线。 早在2011年就建立起了三标一体化体系并通过了专业机构认证,至今先后通过欧盟CE认证、英国WRAS、法国ACS、美加CUPC、ETL认证、韩国KS认证、澳大利亚Watermark、WELS认证、荷兰KIWA认证、沙特阿拉伯SASO认证、马来西亚CIDB、SIRIM、ANQAS认证、印尼SNI认证及FSC认证,并多次修订高于国标的内控标准,颁布实施了《100项品质细节》,品质管理贯穿始终。近年来,注重节能、节水、环保、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先后通过中国节水产品认证、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认证(三星级)、3C认证等,并参与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水嘴、淋浴器等多项用水卫浴器具的水效标准和实施规则的制定。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内外销齐头并进。得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北京世园会等众多标志性工程和建筑承包商的认可,签约成为国家女子排球队官方赞助商,在与碧桂园、保利、绿城等地产商继续保持战略合作的同时,又与龙湖、中海、远洋、中粮等地产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多个国家建立了惠达专卖店、展厅、专卖区及子,承接了马来西亚碧桂园森林城市、中建八局吉布提多功能港等项目。 2020年为打造智能化生态园区,加速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进程,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品质和产量,加速新产品开发与成果转化的进程,在现有联合车间的基础上,投资5240万元新建智能阳台柜项目、建设成品库房项目、标准化原料仓库等项目,投资2550万元用于设备开发车间、包装厂、模型分厂进行综合利用技术改造以及卫生陶瓷工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 目前,惠达正以“整体化、智能化、生态化”三大战略为驱动,创新提速发展,致力于打造百亿惠达,百年惠达,为创建世界级卫浴家居品牌、向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云计算典型应用案例(一)
二、 云计算典型应用案例 (一) 案例概述 于2015年11月份搭建了VMware私有云平台,后续陆续扩容硬件资源以补充近几年来的新增业务需求,先后应用服务较多业务系统,如下: Infor-LN-ERP系统:销售、生产、采购、财务、仓储一体化软件 蓝凌-EKP-OA系统:企业协同办公平台 东科MES生产系统:生产车间用生产管理软件 用友软件: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软件 管易WMS、OMS平台:电商平台物流库存及收发货管理软件 帆软BI平台:集成所有业务报表系统 万维大数据平台:经销商货物管理及防伪防串货平台 银行费控系统:集成10余家银行的费用管理系统 Infor-WMS-软件:物流库存及收发货管理软件 (二) 主要作用 随着业务不断扩大,原有业务系统无法满足现有业务人员使用以及越发复杂的业务逻辑,后续上新各类业务系统,但其承载业务系统的基础资源设施也随之显现出来计算及数据可用容量出现瓶颈,为了满足现有及后续急剧扩增的业务需求,将初期使用的物理机利用VMware虚拟化整合到集群资源池中,并随着近几年的变化,将整个数据中心扩大至现有规模。其承载了所有业务系统运行,节省了大量的部署系统时间,开发人员测试系统效率大大提升,由于省掉了上百台物理机使用,所以节约了大部分电力资源及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等,为后续的工业化、信息化等方面做了有效保障。 (三) 案例详情
唐山陶瓷文化的传承者——虚拟化技术
1.背景 不断增长的业务对IT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数据中心需要更为快速的提供所需要的能力。如果不断购买新的服务器,又会增加采购成本和运作成本,而且还会带来更多供电和冷却的开支,同时,目前的服务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通常情况下,物理服务器工作负载只利用了5%,这导致了大量的硬件、空间以及电力的浪费。同时由于应用程序兼容性的问题,IT人员只能通过在不同场所的不同服务器中分别运行应用的方式,将应用程序隔离起来,而这又会导致服务器数量的增长。购置新的服务器是一项漫长的过程,这使得IT部门更加难以应对业务快速成长和不断变动的需求。例如,对于新业务系统平台的供应和拆除需求,往往就需要消耗大量宝贵的资源和时间。 从IT管理员的角度来看,推动虚拟化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基础架构设施的迅猛增长,而硬件部署模式又进一步加剧了基础架构的复杂程度。应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就变得更加难以管理、更新和维护。随着图形和多媒体的发展,数据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文件的平均大小也在不断上升,要求不间断的在线存储。纵观整个数据中心,技术不断增多,分布也越来越广,另外,业界和法律法规也在不断要求企业加强IT管理控制。 在这种环境下,虚拟化技术就体现了整合的优势。应用在IT的不同层面,从逻辑层将物理层抽象出来意味着逻辑组件会得到更一致的管理。 从安全监督来看,虚拟化技术提升了X86服务器的可靠性、可用性,从基础架构层面获得了原先单机系统无法想象的功能,大大提高了业务连续性的级别,降低了故障率、减少了系统宕机的时间。 从服务器的角度来看,虚拟化技术让每台设备都能托管多套操作系统,最大化了利用率,降低了服务器数量。 从存储的角度来看,虚拟化技术可网络化、整合磁盘设备,并让多个服务器共享磁盘设备,从而提高了利用率。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虚拟化技术将应用计算从用户设备中分离出来,并在数据中心对应用及相关数据进行整合,通过集中化技术改善了管理和系统的安全性。 惠达卫浴作为唐山陶瓷文化的传承者,享誉国内外的综合卫浴领导品牌,信息化的发展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此次虚拟化改造为了增加新的业务系统,同时,对现有硬件平台及虚拟化平台做一次全新升级,使得整体信息化平台更加安全、可靠。更能够适应新的业务需求。 业务建立之初,陆续购买戴尔2U小型机架式服务器为业务提供服务,但由于后期运行用友业务时需要较高配置服务器,遂启用VMware虚拟化,将原有服务器物理机利旧,此为惠达初期虚拟化建设。 后期为了满足业务需要以及应用VMware的集群配置条件,批量采购同配置物理服务器用于建立应用于ERP业务的虚拟化集群。
富邦科技:新增高性能集群为未来计算业务
最终于19年底新增高性能集群用以承载未来计算业务。 目前共有1个数据中心,内部包括4个虚拟化集群同时提供业务服务。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什么是企业信息集成
企业信息集成是指企业在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即实现数据在不同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之间的转换、来源不同、形态不一、内容不等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分析、辨清正误、消除冗余、合并同类,进而产生具有统一数据形式的有价值信息的过程。
企业信息集成的类型
企业信息集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组织范围来分,分为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和外部的信息集成两个方面。
1.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
按集成内容,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技术平台的集成
系统底层的体系结构、软件、硬件以及异构网络的特殊需求首先必须得到集成。这个集成包括信息技术硬件所组成的新型操作平台,如各类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设备,还包括置入信息技术或者说经过信息技术改造的机床、车床、自动化工具、流水线设备等新型设施和设备。
(2)数据的集成
为了完成应用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需要解决数据和数据库的集成问题。数据集成的目的是实现不同系统的数据交流与共享,是进行其他更进一步集成的基础。数据集成的特点是简单、低成本,易于实施,但需要对系统内部业务的深入了解。
数据集成是对数据进行标识并编成目录,确定元数据模型。只有在建立统一的模型后,数据才能在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和共享。数据集成采用的主要数据处理技术有数据复制、数据聚合和接口集成等。
(3)应用系统的集成
应用系统集成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使得不同应用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数据和方法的共享。它为进一步的过程集成打下了基础。
(4)业务过程的集成
对业务过程进行集成的时候,企业必须在各种业务系统中定义、授权和管理各种业务信息的交换,以便改进操作、减少成本、提高响应速度。业务流程的集成使得在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流程能够无缝连接,实现流程的协调运作和流程信息的充分共享。
2.企业外部的信息集成
企业外部的信息集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通过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实现公众、社会团体、社会和客户的互动,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有效交流和集成;
(2)通过与合作伙伴信息系统的对接,建立动态的企业联盟,发展基于竞争合作机制的虚拟企业,重塑企业的战略模式和竞争优势。
Internet的发展增加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虚拟企业、扩展的供应链管理和协同商务等都是企业之间集成的典型。通过合作,几个企业和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合作网络,这种合作网络可以提供单个所不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单个无法完成的定单。为了增加合作的效率,必须实现网络中有合作关系的之间活动和过程的集成。另外,企业间的集成并不是使企业内所有的系统都实现集成,而只是集成一些与企业之间的业务过程有关的系统,因此,企业间的集成是一种有选择的集成。企业间集成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使企业间不同系统实现数据格式的匹配。目前,XML技术作为企业间集成时数据交换的标准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企业信息集成的功能
(1)信息共享功能
信息共享对于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
(2)信息协作平台功能
信息共享不应该仅仅是信息的静态共享,而应该是在一定业务流程驱动下的动态交互。通过信息集成,可实现各部门、各应用系统之间的协调运作,实现业务流程的定制、改造和优化,为企业的各种应用和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运行协作平台,实现流程协作和信息共享。
(3)信息升华功能
通过信息集成将一些静态的数据加工成流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高度综合和深入挖掘,可形成企业知识,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企业还可以将信息系统进行有机整合,提升企业信息系统的价值,为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日趋苛刻的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信息集成的方法
信息集成的主要方法有:
专用集成接口:通过开发一对一的专用集成接口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集成。这种集成方式就是通常所说的“点到点”的集成方式,其特点是对于应用系统数量少、且系统功能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在应用系统数量增多时,接口数量以指数倍的速度增加,由于接口数量的增加导致接口的维护工作变得十分困难,一个应用系统发生调整将导致一批应用集成接口重新修改。
共享数据库:通过建立共享数据库的方式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共享,这个集成方式需要定义共享的信息模型。共享数据库可以采用独立于任何具体应用系统的共享信息库,即将需要共享的信息从每个应用的数据库中复制到一个共享的公共数据库中,也可以采用联邦式的方法使用多个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联邦将多数据库集成为一个统一视图虚拟的数据库。数据联邦需要建立一个中间件层次来连接各个分布式数据库和应用。这个中间层在后台真实数据库和虚拟数据库之间建立一个映射。这种方式特点是通过单一的预定义的联邦接口访问各类应用数据库,可以使用用户方便的操作语言,而无须改变源数据和应用。
集成平台:用集成平台支持的中间件的方式进行信息共享,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应用对数据的透明访问,解决应用对于操作系统和数据存储方式的依赖性,是当今最先进的应用系统集成方式之一。
美国通用汽车的信息集成
GM(General Motor Corp.)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其70多个汽车生产线分布在30多个国家,销售范围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2002年雇员达335000人,销售代理商有14000多个,销售各类交通工具850万辆,销售收入1770亿美元,约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15.1%。GM还是一个多品牌、多业务的多元化,在改造之前,有多达150个网站、63个呼叫中心(Call Center)、23个数据库。此外,几乎所有的代理商都有自己的网站、系统和数据库。据GM的统计,由于GM与代理商的顾客信息不能够有效地互联共享,彼此之间的电子邮件重复率高达34%,这种重复以及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所造成的人力、资金、资源的浪费以及效率低下、顾客满意度下降等是GM启动信息集成改造的直接动因。
GM的信息化目标是“强化和整合GM的需求和供应链系统,建设一个数字化忠诚网络(Digital Loyalty Network,DLN)”。DLN包括3个基本要素:“数字化”意味着技术能力;“忠诚”意味着聚焦顾客、赢得顾客的忠诚并使GM增值;“网络”意味着协调和利用供应链和分销链上的所有合作伙伴,从而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正如GM的信息化目标所表述的那样,它不是简单地实现GM的数字化,数字化也好,网络也好,都是为赢得顾客忠诚和实现GM增值服务的,这使GM信息化与GM战略目标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1996年,GM聘请R. Szygenda为CIO。当Szygenda到GM的时候,他面对的是7000多个离散的信息系统,不能互联的工作站。各种各样的“信息乡间小路”,一个GM品牌的销售数据不能为另一个部门的经理所共享,22个设计工程系统各自为政。“GM的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如此分散,要使它们实现统一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企业的目标,首先必须实现企业内的组织集成。进入GM后,Szygenda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设法使GM的高层领导认识信息技术的战略价值。由顾客服务副总裁M Hogan、采购副总裁H. Kutner、信息系统与服务副总裁(CIO)和Szygenda共同组建了“数字GM”领导小组,直接负责GM的信息化建设。其次是着手改造GM的信息组织结构。为了改进业务部门与IT部门的交流与合作,Szygenda先后聘用了约200个信息官员和业务流程专家,让他们在全内进行合作。到1997年,每一个事业部都设置了一个直接向事业部经理汇报的CIO。为了加速信息技术与核心业务模式的整合,Szygenda又设置了一种跨功能的“流程信息官员(Process Information Officer, PIO)”,这些PIO主要负责设计、发展和实施各职能领域(包括产品研发、产品生产、销售、服务、营销、业务服务、供应链等)的主要业务流程。
图1:GM的信息组织结构
在图1:GM的信息组织结构中,在Szygenda(CIO)之上,GM的CEO——R. Wagoner是他的顶头上司,他直接向Wagoner汇报;在Szygenda之下,有各区域事业部的信息官员(PIO)领导的信息部门和直属Szygenda领导的IT部门(包括全球应用解决方案部门、全球技术服务部门和全球技术管理部门);Szygenda统率下的各类信息部门还与GM的其他信息部门,诸如战略规划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合同管理部门、采购部门、法律部门和财务部门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Szygenda创建的跨功能集成的信息组织结构为GM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信息组织结构改造和建设的同时,Szygenda领导自己创建的跨功能团队开始实施一系列IT项目,以此整合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
通过这些IT项目的实施,GM建立了自己的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s,WANs)和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s,LANs),大量的中间件应用使原来离散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对话和互通。通过推行计算机系统的标准化,包括数据输入和输出标准、数据结构和格式标准、软件标准、硬件标准和界面标准等,确保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发展。通过SCM项目的实施,GM首先实现了内部物流(库存供应物流、生产供应物流和产成品供应物流)的统一,成立了新的订单和履行部门(Order-To-Delivery),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的集成。Szygenda不满足于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整合,他还提出新的目标:借助新的信息技术,与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实现实时互联,创造新的网络销售和沟通渠道,促成GM向数字企业转型。通过新建的网络门户GM SupplyPower实现了后端与各类供应商的整合;通过B to B电子商务平台Covisint(见图2:GE供应端电子商务平台Covisint)实现了电子商务运营;通过Super-3PL项目整合所有第三方物流服务商(Third-party Logisitics Providers,3PLs),增强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程度,使GM能追踪运输过程中的货物和资产。为此,基于互联网的GM网络把供应商、代理商、雇员、合作伙伴和顾客等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联系在一起,使GM基本上实现了企业信息内外部的集成。 通过CRM项目的实施,GM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由于汽车制造行业是一个成熟行业,顾客需求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面向顾客服务始终是GM信息化的核心。
图2:GE供应端电子商务平台Covisint
GM实施的面向顾客层信息集成项目主要包括:
(1)借助数据仓库,整合分散的企业顾客管理(Enterprise Customer Management)数据库。该系统能够捕获每一次顾客互动中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反馈给产品发展部门和营销部门,当顾客再次登录时,任何地方的GM代理商都能够根据顾客的信息为他们推荐合适的产品或服务,这种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把顾客留在GM的顾客社区中,并增加顾客的忠诚度;
(2)鉴于顾客对产品交付时间的期待差异, GM开发了一个灵活的差异化的供应链响应系统,响应时间介于1-8周之间,这样就缓解了顾客需求与生产供应之间的压力;
(3)创建集成化的网络分销渠道GM BuyPower,同时使网络分销渠道与个性化的代理商分销渠道有机整合,方便顾客选择代理商和自己喜好的产品,GM BuyPower还能够为GM的供应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供应商的响应能力和产品质量;
(4)通过实施GM Owner Center项目,顾客可以在网上创建他们拥有的GM车辆档案,包括车辆的信息、维护情况和服务历史等,这样可以使顾客拥有“家”的感觉;
(5)通过实施OnStar项目,顾客只要按一个按钮,就可以收听最新的新闻和交通信息,能够实时地与GM进行直接沟通。GM设想通过这个项目使每一辆GM交通工具都成为无限的和无线的GM电子通信网络的一部分,能够使GM的消费者随时与GM在一起。GM的所有顾客管理信息化项目都是围绕如何提高顾客忠诚度来做文章的,这是GM信息化的核心,也是GM战略的核心。其实,GM还不满足于赢得顾客的忠诚度,通过上述一系列项目,GM的顾客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追踪消费者的信息及其变化,能够通过分析消费者的信息来推断顾客未来的需求,这样就为GM赢得了时间,使GM有可能走在消费者需求的前面,使GM不再单纯地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而是引导顾客需求变化,这才是GM数字化战略追求的真正的目标。
参考文献
何斌、张立厚.信息管理原理与方法第十章 信息管理案例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什么是航美传媒集团
航美传媒集团(AirMedia,NASDAQ:AMCN)是专业经营机场及机载电视系统的传媒机构,打造了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53家主要机场和国航、东航、南航等12家航空机载电视系统的“中国专业航空媒体网”。
2007年11月,航美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航空数字媒体网运营商。
基于对航空旅客生活形态的深入研究,航美传媒将多元化的媒体形式有机地置于机场人群密集停留区域,如候机大厅、安检区、登机区、行李区、到达大厅等。除此之外, 航美传媒以“愉悦您的旅程”为核心经营理念,透过丰富的节目内容为旅客创造轻松的旅行感受。从进入出发地机场、登机、再到整个飞行过程,直至离开目的地机场,航美传媒始终致力于为航空旅客提供轻松、愉悦的优秀节目。节目播出设备也由最初的机载电视和户外大屏幕,逐步开发出诸如数码刷屏、数码联屏等多元化媒介表现形式,极大地提升了航美媒体内容的整体视觉冲击力。
在节目内容选择上,精选国内、国际著名制作和通讯社进行合作,如:CCTV、国家气象局、FTV、JUST FOR LAUGHS、WORLD WIDE、STAR TV、福克斯等,播出的娱乐、旅游、体育等短版优秀内容受到广大航空旅客的普遍欢迎。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航美传媒将及时奉上相关的奥运节目,为国内外旅客全面而及时地了解即时奥运信息提供方便。
得天独厚的媒体环境,自动聚拢高消费人群的媒体平台,带来了突出的品牌传播效应。航美传媒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目前航美广告客户包括:奥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东风雪铁龙、长城葡萄酒、海尔、日立、联想、雷克萨斯、LG、蒙牛、诺基亚、三星和上海大众等。
航美传媒总部设于北京,在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开设了分,并且在全国20多个主要城市设有办事处。航美传媒已发展成一支近500人的专业传媒人才队伍。
航美传媒集团荣誉
2008年6月
航美传媒荣获“2007-2008年度中国传媒百强产业贡献奖”,航美传媒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曼荣获“2007-2008年度中国传媒百强产业贡献人物大奖”。(中国传媒百强年会组委会)
2008年5月
航美传媒荣获“2008新媒体创新盛典十大影响力创新品牌”,航美传媒董事会主席兼CEO郭曼被评为“2008新媒体创新盛典十大影响力创新人物” (新传媒产业联盟、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新传媒网 )
2008年4月
航美传媒董事会主席兼CEO郭曼被评为“推动中国户外广告行业发展的功勋人物”(第五届中国户外广告大会)
2008年3月
航美传媒荣获“2007新媒体贡献奖”(《中国广告》杂志“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
2008年2月
航美传媒董事会主席郭曼被评为“2007中国十大管理英才”奖(中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全国工商联、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联合主办)
2008年1月
航美传媒荣获“2007年度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媒体”奖,航美传媒董事会主席郭曼荣获“2007中国十大新媒体创新领军人物奖”(首届中国传媒领军人物年会暨第三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
2007年12月
航美传媒董事会主席郭曼被评为“2007中国十大杰出CEO”奖(华夏时报、天行健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 2007 年度中国 CEO 高峰论坛)
2007年12月
航美传媒董事会主席郭曼被评为“2007品牌中国年度人物”奖(品牌中国产业联盟)
2007年11月
航美传媒被评为“2007新传媒·最具投资价值媒体” 奖;航美传媒董事长郭曼被评为“2007新传媒·传媒创意产业十大领军人物”奖(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新传媒展)
2007年3月
航美传媒被评为“2006中国广告新媒体特别贡献” 大奖;航美传媒董事长郭曼被评为“2006中国广告新媒体突出贡献人物”大奖(《中国广告》杂志主办的“2007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
2007年1月
航美传媒被评为“第3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航美传媒董事长郭曼被评为“06中国十大新媒体人物”(史坦国际)
2006年10月
航美传媒被评为“新媒体10强”(首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暨品牌媒体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品牌媒体100强”的评选中)
2006年9月
航美传媒获得“最具合作价值媒体奖”(2006中国广告主峰会·暨首届金远奖)
2006年8月
航美传媒获得“中国传媒新品牌”大奖(品牌中国总评榜(1980--2005))
2006年4月
航美传媒董事长郭曼被评为“2005-2006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媒体人”(《CCTV》、《广告导报》主办的“中国广告风云榜”)
2006年4月
航美传媒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媒机构50强”、“中国最据影响力的航空电视联播网”大奖(《CCTV》、《广告导报》 主办的“中国广告风云榜”)
2006年3月
航美传媒被评为“2005十大创新传媒”(新闻出版署《传媒》杂志主办的“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参加传媒机构包括《CCTV》、《湖南卫视》、《新浪网》、《广州日报》等10家)
2005年12月
航美传媒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媒体”(“2005年中国传媒投资年会”史坦国际)
航美传媒集团的优势
高效覆盖 网络通达
携手12余家航空
53家主要机场
3.3亿航空旅客吞吐量
5.1亿人次机场总人流量
93.7%的有效到达率
高端聚拢 独享荣耀
据国内权威机构监测评估:航美传媒广告有效到达率93.7%。25-44岁74.4%的航空旅客年平均收入15万元以上,拥有决策和职业指导人员占 57.4%,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为55.4%,受众对媒体累计关注时间为80.67分钟,他们是高层次、高收入、高品味、高消费的人群。
安静、优雅的环境与播放高端品牌的电视音画和谐统一,独享新富时代品质生活的荣耀。
高质节目 精彩纷呈
航美传媒是世界航空娱乐协会WAFA成员,承担着国内12家航空的机上节目和全国主要机场地面节目的制作任务,内容涉及幽默、影视、旅游、文化、时尚、体育等十几个类型。航美传媒多次参加法国嘎纳电视节交易会,与众多国际知名传媒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包括法国Fashion TV、英国Pilot Productions、加拿大Just For Laughs、澳大利亚World WIDE、中国CCTV等。主要节目包括:Pilot Group制作的《勇闯天涯》系列节目、加拿大《Just ForLaughs》和《Ooops》、法国时尚频道FTV独家提供的时装表演及幕后花絮、CCTV《故宫》、《大国崛起》、《国宝档案》等。
航美影视以“愉悦飞行时光,漫步电影丛林,让航空人群享受电影的快乐”为宗旨,以专业的航空影视版权交易和节目制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为广大航空旅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电影旅程。
航美影视以积累的大量国内外优秀影片资源为基础,为广大客户提供量身订做的娱乐营销推广服务,如植入广告、贴片广告、形象代言、大型活动,以及广告、影片、MV拍摄等,形成了完整的影视娱乐产业链。
主要合作机构包括: 20th Century Fox、哥伦比亚电影、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华谊兄弟影业、新画面影业、橙天娱乐等。
高新科技 引领时尚
数码刷屏、数码联屏等媒体设备超强使用高新科技,与高端品牌对品质的要求完美统一。
所有媒体设备遍及机场公共区、安检区、候机区、机舱内、行李区等每个角落,使品牌的传播更具穿透力和强制力。高端人群易于重复获得信息,加深对品牌的认知和兴趣。使他们始终走在时尚的前列,享受有品质的生活。
航美传媒集团发展战略
人才战略是航美发展战略中的最重要一环。全球吸纳各类专业人员,并以人为本,极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
航美在发展高科技数字媒体的同时,亦重视对传统航空媒体的介入经营,在未来,航美将努力建设成为多品类、网络化、数字化、专业化的航空媒体优秀企业。
航美在未来的媒体中,将不拘泥于航空领域的媒体经营,在可实现的空间里采用收购、合并等方式全面介入有价值媒体的经营,航美也将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传媒产业化集团。
航美与资源方更加广泛的合作将成为未来航空传媒领域的新亮点,航美期待与各个机场、各个航空建立更加深入的,包括合资形式在内一切可行性合作。